立式注塑机的工作原理

2025-03-31

立式注塑机是一种用于塑料成型的机械设备,其工作原理主要涉及塑料的加热塑化、注射成型和冷却定型等过程,具体如下:

1. 合模:合模装置推动动模板移动,使模具的动模和定模闭合,形成一个封闭的型腔。在合模过程中,需要控制合模的速度和压力,以确保模具能够平稳、准确地闭合,同时避免对模具造成损坏。

2. 加料:通过料斗将塑料颗粒加入到注塑机的料筒中。料筒通常具有一定的长度和直径,内部设有螺杆。随着螺杆的旋转,塑料颗粒被逐渐输送到料筒的前端。

3. 塑化:在料筒的外部设有加热装置,如加热圈或加热板,对料筒内的塑料颗粒进行加热。同时,螺杆在旋转的过程中对塑料进行搅拌和剪切,使塑料颗粒逐渐软化、熔融,成为具有良好流动性的塑料熔体。在塑化过程中,需要精确控制料筒的温度和螺杆的转速,以确保塑料能够均匀、充分地塑化。

4. 注射:当塑料熔体达到所需的塑化状态后,注塑装置中的注射油缸推动螺杆向前移动,将塑料熔体通过喷嘴注入到闭合的模具型腔中。在注射过程中,需要控制注射的速度、压力和时间,以确保塑料熔体能够快速、均匀地充满模具型腔,并且能够在模具中形成所需的制品形状和尺寸。

5. 保压:在塑料熔体充满模具型腔后,需要对模具中的塑料熔体保持一定的压力,以补偿塑料在冷却过程中的收缩,确保制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。保压阶段通常持续一段时间,直到塑料熔体在模具中初步固化。

6. 冷却:在保压结束后,模具中的塑料熔体开始冷却固化。通过模具中的冷却系统,如冷却水道,通入冷却水或其他冷却介质,对模具进行冷却,使塑料熔体迅速降温,固化成型为塑料制品。冷却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制品的厚度、塑料的种类和模具的结构等因素。

7. 开模:当塑料制品冷却到一定程度后,合模装置带动动模板向后移动,打开模具。开模过程中需要控制开模的速度和距离,以确保塑料制品能够顺利从模具中脱出。

8. 顶出:开模后,顶出装置动作,通过顶出杆或顶出板等部件,将塑料制品从模具的型腔中顶出,完成一个注塑成型周期。然后,取出制品,进行下一次的注塑成型操作。

分享